
【新股IPO】新股點先值得抽?𥄫住孖展超購倍數、暗盤價!
先前談及過抽新股不宜抱追逐潮流心態,應充分了解新上市公司背景,以及比較同業定價後才決定入市。除此之外,要衡量一隻新股值不值得抽,就要密切留意市場對新股的反應,當中最值得參考的指標,就是孖展超購倍數,以及上市前的「暗盤價」。
先前談及過抽新股不宜抱追逐潮流心態,應充分了解新上市公司背景,以及比較同業定價後才決定入市。除此之外,要衡量一隻新股值不值得抽,就要密切留意市場對新股的反應,當中最值得參考的指標,就是孖展超購倍數,以及上市前的「暗盤價」。
今年新股市場暢旺,不少企業來港集資,包括2月初上市的快手(01024)、中原建業(9928)、京東物流(02618)等等,部份更超額認購百倍。另外,受港人追捧的「譚仔」近日宣布上市,一眾股票新手們或會「心郁郁呢隻又想抽,果隻又想抽。」不過,股友們抽新股切忌抱「人抽我又抽」心態,盲目追隨潮流,判斷值不值得抽前,應做功課自行了解公司背景,和留意以下事項!
上篇介紹過Delta兩個用途:(一)同等價值的倉位,(二)期權價格與相關資產價格變化的關係,本篇將會講解Delta作為最大用途的(三)對沖比率,以及表示(四)在到期日成為價內期權的概率。
4個希臘參數成員中,Delta可說是最常見且重要的一員,因為學識Delta是助你成為風險管理達人的第一步!所以建議期權新手由認識Delta入手。上篇介紹過Delta主要用作對比期權價格,與相關資產價格(Underlying price)的變化,不過這其實只是delta用途之一。
講到期權入門知識,初哥們最先接觸的必定是「期權四式」 —買入認購/認沽期權(Long Call/ Put)、賣出認購/認沽期權(Short Call/ Put)。買入認購期權代表看好股價會升,若然股票真的升了50點,那麼是否表示認購期權也會跟著升50點?實情並非如此簡單!因為期權交易與相關資產(Underlying Asset)並不是以1:1比例同步升跌。
因此,期權世界中便出現了計算期權風險的希臘參數,包括(一)Delta(二)Gamma(三)Vega(四)Theta。對於這些希臘字一頭冒水?小編將以具體比喻為大家講解!
說到今年財經熱話,可說是美國債券市場大幅調整,十年期國債孳息率一度曾升穿1.7厘,引發新經濟股大跌。雖然孳息率3月時仍多次飆升,但近日稍微回落,這是因為孳息率過去受利好因素帶動推高,例如新冠疫苗廣泛普及,拜登 推出龐大財政刺激方案等。然而,隨著這些利好因素逐步被市場消化,預料美債息不會持續大幅上升。投資部署方面,建議股友們從增長股獲利,加碼至成熟市場周期股,原因如下:
港股4月份維持上落市,恒指在28,800點附近窄幅上落,缺乏明顯方向。正當恆指連續兩天收近29,000點之際,新興國家疫情反彈急速惡化,引發投資者對經濟復甦的疑慮,加上市場憂慮各國央行「收水」,令投資氣氛再度降溫。另外,大型藍籌接連出現配股減持,吸走部分市場流動性,專家預料港股未來一個月將維持波動,大市難有突破。
新冠肺炎嚴重打擊全球經濟,各國央行為了振興經濟,大力「放水」印銀紙,導致流動性過剩。隨著全球展開疫苗接種,經濟有望復甦,刺激消費意欲,不少投資者擔心通脹和孳息率將會升溫。
市場對經濟復甦前景信心增加,美國債息走低,美元匯率回軟等負面因素帶來的壓力減輕,A股表現亦見改善。不過,隨著港新股熱潮降溫,港元需求回落,至港匯偏弱,反映資金流出。港元兌每美元本月初一度跌穿7.78關口,創逾一年新低。目前港股表現反覆,建議股友們吸納較穩陣的股份,下列4隻股票推介